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素
4.1 总要求
a) OHSAS18001要求:
图1成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量要素
b) 目的
遵照OHSAS18001:1999中的全部要求,组织应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组织可以自由、灵活地确定其范围,可在整个组织或在组织的特定的运行单位或活动,中选择实施OHSAS18001。如果OHSAS18001的实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运行单位或活动,可采用组织的其他单位制定的方针和程序来满足OHSAS18001和规定的要求,条件是它们适用于遵守本标准的具体运行单位或活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复杂性和详细程度、文件编制的范围和用于其中的资源将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和其活动的性质,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的情况。
在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边界和时应该谨慎从事,组织不应力图限制其范围,以免排除了对组织整个运行所必需的或可能对员工或其他相关方的职业安全卫生产生影响的某一运行或活动的评价。
c) 典型的投入
所有实施OHSAS18001的设入要求将在本标准中进行描述。
d) 典型的产出
一个能帮助组织持续地寻求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有效地实施和保持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4.2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图2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a) 要求
b) 目的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规定了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行动纲领,它确定了整个组织内职业安全卫生职责的绩效的目标,表明了组织的正式承诺,尤其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承诺。
文件化的方针陈述应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和签发。
注: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应与组织的整个业务方针保持一致,与其他管理(例如,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方针保持一致。
c) 典型投入
在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时,管理部门应该考虑:
——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危害;
——法律及其他要求;
——组织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
——其他相关方的需求;
——持续改进的机遇和需求;
——所需资源;
——员工、承包方和其他外部人员的参与;、
d) 过程
组织的最高管量者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起草和签发其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宣布方针是很必要的。
一个经充分交流而形成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应该:
1) 适合于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职业安全卫生危害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成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核心,需在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中反映出来。
方针应该与组织未来的发展相一致,并符合实际,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组织所面临风险的性质。
2) 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社会的期待使组织对减少作业场所的职业病、事故和事件的风险压力日益增加。此外,为承担起法律责任,组织应该致力于改善其职业安全卫生绩效(包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效而充分的满足变化的业务和规定的要求。
3)包括至少遵守有关现行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和其他职业安全卫生要求,方针承诺是由组织向外界公开承认其义务遵守(如果不过分)这类法律和其他要求,并打算履行这种承诺。
注:“其他要求”可以是,例如,社团或集团方针、组织自身内部标准或规范、或组织制订的操作规程。
4)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是实施成功的关键。通常,由于资源的不充分和不适宜,方针陈述和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进行公开声明之前,组织应该确保必要的财政、技术和资源的可利用性,在其范围内真正实现所有的目标。
为使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有效,应予以形成文件,并定期进行更新以保证其持续的适应性,如果需要,应进行补充和修改。
5)传达到全体员工,使每个人认识到其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义务
员工的参与和承诺对成功的职业安全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员工必须认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对其自身作业环境的影响,并鼓励其主动投身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除非员工(各个层次,包括管理层)理解其职责,有能力执行其所要求任务,否则他们不可能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作出有效的贡献。
因此,要求组织向其员工就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目标进行明确的交流,使他们能够有一套机制对每个人自身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进行测量。
注:许多国家有职业安全法规或规章,要求员工的参与协商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6)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所有关注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或受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影响的个人和集团(内部的或外部的)对职业安全卫生方针阐述将尤为感兴趣,因此,应有一个与他们就方针进行交流的程序。
7)定期进行评审,确保其适宜性
法律的进步、社会期望值的增加使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管理体系需定期更新,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如果进行修改,则应尽可能要切实地与相关方就此进行交流。
e) 典型产出
一个全面的、易于理解的在整个组织内充分交流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4.3 计划
图3计划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计划和绩效
a) 要求
b) 目的
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之后,组织应对其控制的所有重大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源有一个总体的评定。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应是合理和充分的,并容许组织在渐进的基础上对其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过程及其结果应是整个职业安全卫生体系的基础,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其它要素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是重要的。4.3.1c)和4.3.1e)为OHSAS18001:1999中4.3.1节的要求和OHSAS18001的其它要求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指南。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过程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规模、组织内作业场所的状况、危险源的性质、复杂性和重要性等因素。OHSAS18001:1999中4.3.1节的目的不是迫使危险源非常少的小型企业去进行复杂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操作。
本指南的目的是制定一些原则,通过这些原则,组织可确定一个已定的危险源辨别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过程是否充分而合理,对如何进行这些活动则不作建议。
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过程的更进一步的指南见BS880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过程应考虑进行这三个过程的花费、时间和可靠资料的利用,制定规章或为其它目的所得到的信息可用在上述过程中。依据组织现在和过去活动、过程、产品和(或)服务相联系的投入和产出,组织应确定何为其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这些风险的控制程度是否合适。
对于未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组织,应通过初始评审的方法来确定其职业安全卫生风险的状况,应努力考虑组织所面临的所有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初始评审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法律和规章的要求;
——组织所面临的职业安全卫生风险的辨识;
——对所有现行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惯例、过程和程序的检查;、
——对已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
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对组织内正常和非正常运行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加以考虑。
根据组织活动的性质,适合于初始评审的方法包括检查表、访谈、直接察看和测量,也可应用以前审核的结果或其他评审的结果。
C)典型投入
——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或其他要求(见4.3.2);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见4.2);
——事故及事件记录;
——不符合(见4.5.2);
——审核结果(见.4.5.4);
——来自员工和相关方的信息交流(见4.4.3);
——来自员工职业安全卫生评审活动的信息;
——企业相关的实践经验、典型危险源及在类似企业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的信息;
——组织的设施、工艺过程和活动方面的信息,包括:
——现场计划;
——工艺流程图;
——危险物料的库存清单(原材料、化学品、废物、产品、副产品);
——毒理学和其他职业安全卫生资料;
——监测数据(见4.5.1);
——作业场所环境数据。
d) 过程
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同不的企业是极不相同的,其范围从简单的评价到包含大量文件的复杂的定量分析。组织制定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计划,应与其需求、作业场所状况以及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要求匹配。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不仅应适用于装置“正常”的生产运行和程序,而且还应适用于周期性或临时性的运行或程序,如启动或停车,清洗和维护等作业。
危险源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应形成文件,并包含下以要素:
——辨识危险源;
——评估现在(或拟定)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考虑在特定危险源中的暴露、控制措施失败的可能性、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后果);
——评估对残余风险的可承受度;
——辨识必需的附加风险控制措施;
——评估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足以将风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
以下准则适用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
——在考虑适用性法律和其他要求的同时,应届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性质、时限、范围和方法;
——应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技能和培训需求(4.4.2),有的组织可能有必要借助外部机构(或服务),这取决于其所采用过程的类型;
——应明确负责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人员的作用和权限;
——考虑员工对职业安全卫生的意见;
——应提供向管理部门报告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作为制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进行管理评审(4.6)的依据;
——拥有控制某一危险作业任务的书面程序并不免除对运行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要求;
——除考虑组织自身员工进行的活动所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外,组织还应考虑承包方和访问者活动中以及产品的使用或由外部提供的服务中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
——应考虑过期老化的原料、装置和设备带来的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源,尤其是库存的原料、装置和设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应考虑评价期内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果评价结果表明不需对这些措施进行改进,则应进行更进一步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以反映这些改进,并进行残余风险的评价;
——应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得到了监督,且是按时完成的;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应该是一项作为预防性的而不是反应性的措施,即,它们应在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或程序发生之间进行,并且要做到在变动发生之前,通过该过程提出的风险降低和控制措施得到落实;
——应从随后的运行过程或数据中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以便根据实际运行过程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加以改进;
——如适宜,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应对受影响人员的技能及培训要求加以明确;
——应把人为失误看作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考虑;
——如可行,风险管理措施应首先考虑危险源消除的原则,然后再考虑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概率,或降低伤害或财产的潜在的严重度),将使用个体防护设备作为最后的手段,组织应保持其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文件、资料和扩充以涵盖这些活动。其结果应该反映有关具体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以及由此可能对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目标的影响,如果出现这一情况,组织则应相应地对其职业安全卫生目标进行评审。
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评审(见4.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应按照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文件中预定的时间或周期或由管理部门预定的时间进行评审,评审期限取决于:
——危险源的性质;
——风险的大小;
——正常运行的变化情况;
如果在组织内变化将使现在评价的有效性产生疑义,则也应进行评审。这类变化包括:
——扩大、收缩、限制;
——职责的重新分配;
——作业方式或行为模式的变化;
e) 典型产出
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文件化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
——已辨识出的危险源的风险的确定;
——每个危险源有关的各种风险水平的表示,无论其是否是可容许的;
——监测和控制风险(见4.4.6和4.5.1)的措施的描述和参考资料,尤其对不可容许的风险;
——如适宜,降低已辨识的风险的目标和行动(见4.3.3)以及降低过程中监督其进展的跟踪活动;
——确定实施风险控制措施(见4.4.2)的技能和培训需求;
——作为体系运行控制(见4.4.6)要素的部分,应对必要的控制措施进行详细描述;
——由上述每个程序所产生的记录。
注:一些参考文献,包括BS8800,采用术语“风险评价”来涵盖危险辨识,风险的确定,选择适当降低风险或风险控制措施的全过程,OHSAS18001和OHSAS18002分开叙述此过程的单个要素,术语“风险评价”系指第二步,即风险的确定。 |